审判监督资讯,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分为人民法院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以及当事人的申诉。
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创建评审活动情况的通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北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把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经验,涌现出一批创新性、引领性、典型性的先进地区和项目。
请审判长不要随意打断我发言!1. 法官应当尊重律师,不得侮辱、嘲讽律师。2. 法官应充分听取律师意见,不随意打断或者制止律师发表意见。3. 原则上不采取责令律师退出法庭或者强行带出法庭措施。
2023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2023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依法能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1位大检察官交流发言,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19日下午,在深刻领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作出的新部署后,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省(自治区、市)检察院的11位大检察官作交流发言,在交流碰撞中探索提升检察工作质效的新举措。
最高检召开检委会(扩大)会议分析研判会商2023年上半年检察业务数据“加强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主要目的是通过办案质量管理,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切实维护公平正义。”应勇指出,分析数据、研判数据,重在通过数据的变化,把握检察业务工作动态和趋势,发现和找准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地区检察业务工作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典型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提高监督办案质效。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研究在全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第二十四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暨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年会,研究部署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加强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第二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记录报告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61707件,较一季度增长19%。其中最高检填报168件,省级检察院填报1357件,市级检察院填报8925件,基层检察院填报51257件。
中纪委明确:嫖娼的党员,要一律开除吗?嫖娼、赌博行为属于公安机关查处的治安违法行为,应先由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纪检监察机关才能认定其行为违法,并作出处分决定。案例中,陈某的行为发生在2016年2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有关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已超过追究时效期限,公安机关不能再对其嫖娼、赌博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故纪检监察机关也不能对其行为作出处分决定。
最高法:尊重人民群众朴素公平正义观在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方面,各级法院将严格遵循证明标准,落实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疑罪从无等原则,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充分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完善和落实被害人救助制度,尊重和保障律师依法履职;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不断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
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现代化司法理念引领审判管理工作,树立和践行正确的司法政绩观,坚持能动司法,抓前端、治未病,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既牢牢把握“公正”这个根本要求,又积极回应“效率”这一重要期盼,做到效率服从于公正、“快”必须以“好”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