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申诉律师网
 

再审 >> 再审答疑

应当由谁启动民事再审程序?

日期:2023-11-27 来源:| 作者:| 阅读:6次 [字体: ] 背景色:        

声明丨本站部分内容系转载,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敬请告知处理。

民事再审程序旨在纠正已生效法律文书中的错误,以确保司法公正和法治原则的落实。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是一个关键问题,关系到司法的公正性、效率性和权威性。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主要包括当事人‬、法院‬和‬检察院。这三种主体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职能,但它们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包括当事人‬、法院和‬检察院。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认为存在错误时,他们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在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双方都‬为公民的案件中,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提出再审申请并不会导致判决或裁定的执行暂停。

法院可以依职权启动再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上级人民法院发现生效民事裁判确有错误,可以提审或指令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这赋予了法院启动再审的权利,以保障判决的正确性。

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也可以启动再审程序。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法律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法律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尽管存在多方面的启动再审主体,当前的民事再审程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时,可能导致裁判的中立性受到质疑。法院在“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情况下提起再审,这可能意味着法院在内部审查程序中已经形成了对案件的倾向性判断。这可能导致法院在再审过程中不是完全中立,甚至对案件结果产生了影响,违背了“诉审分离”的原则。

检察院抗诉再审程序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被滥用,导致大量的抗诉案件存在。检察院可以利用其法律监督权,启动再审程序,但这可能使当事人争相设法利用检察院的抗诉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尤其是在不同地区的检察院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法律观念和利益驱动。这可能导致抗诉案件的数量大幅增加,浪费了司法资源,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

再审程序过于强调“有错必纠”,可能忽视了案件终局性的重要性。再审程序的存在使法院几乎可以无限制地对自己的生效判决进行变更和撤销,从而影响了法院判决的既判力。这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纠纷长期得不到最终解决,损害了法院判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对此‬,有必要对民事再审启动主体进行重新定位。应该取消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的权力,以确保法院的中立性和裁判的公正性。应该严格限制检察院的抗诉再审权,以避免其被滥用,应明确只有在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才能启动再审程序。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应当成为启动再审程序的主要主体,以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此外,再审终局性应得到明确规定,以避免诉讼的无限延续。

在未来的改革中,应该坚持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重新定义再审程序的目标,使其更加符合司法的公正和效率原则。此外,也需要更加注重对再审程序的监督和管理,以避免其滥用和乱用。法律界和司法界应积极参与讨论和研究,提出相关法律修正案,以推动再审程序的改革,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法律需求。

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是一个涉及权利和责任的重要问题。当前的法律规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法院依职权再审的权利的滥用,对抗诉再审程序的滥用,以及对案件终局性的忽视。为了更好地维护法律的公平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有必要对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进行重新定位和改革。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3691255677。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