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申诉律师网
 

再审申诉研究

浅析争议案件的法律适用方法

日期:2023-09-22 来源:| 作者:| 阅读:7次 [字体: ] 背景色:        

声明丨本站部分内容系转载,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敬请告知处理。

实践中遇到的很多案件,可能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现实中的案件,不是非此即彼这么简单,而是有多种可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但是,不论每一个侧面如何不同,总归会有一个视角,能够看透本质与全局,看清“庐山”真面目。

所以,争议案件的处理,需要找到一种视角或者方法,更能契合事实本身,更能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权利的维护。

我个人以为,案件产生争议的本质不在于结论,而是我们得出结论的方法。所以,避免争议,首先要确定法律适用的标准或者是方法。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所以,法律适用,要先确定案件的事实以及细节,在此基础上,尽量考虑到法律适用的多种可能性,寻找支持或者否定哪一种可能性的依据,然后再寻找最契合事实的法律依据或者是法理。

这样,才有可能看到事情的本质,找到一个符合法律规定的、妥善的处理方式,有可能会减少或者避免争议。反之,先入为主,浮于表面,就可能偏离事情的本质,就容易产生争议。

所以,在个案中,法律的适用的方法需要考量三个方面:对事实的理解和把握、对法律的理解和解读、考虑到多种可能性。

1、对事实的理解和把握。

认识事物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有时可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所以,一定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有时可能会遗漏细节。而忽略的细节恰恰决定了事物的根本走向。所以,一定要全面了解案件事实,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

2、对法律的理解和解读。

解构主义的“语义理论”:德里达等重要的结构主义者认为,词语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来源于这个词语周围的词语;当周围的词语改变时,这个词语的意义也随之改变。

所以对于法律条文来讲,虽然每一个人看到的文字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因为,基于专业背景、实践经验以及对事物的理解的深度不一样,会做出不同的解读。遗憾的是,往往,人们以为字面的意思就是法律条文本来要表达的意思。

文字不是道路,只是路标,我们需要通过文字找到真正的道路。

法律条文也是一样。法律条文也只是路标,通过它我们找到法律条文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所以,理解法律条文,不仅仅是其字面的意思,更为重要的是,要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原则与精神,那,才是法律条文的本质。

3、考虑到多种可能性。

法律的滞后性与原则性,决定了法律条文与实际案例或者现实场景不是完美的100%的契合和对应。

所以,法律条文与现实场景和实际案例之间,会有一段距离,需要通过解读事实和阐释法律,让两者结合,从而找到处理案件的方法。

有时,这段距离有时很短,短到几乎所有人都能正确理解。

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距离足够远,远到一般人难以正确理解,需要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来弥合法律与实际案例以及现实场景的距离。

而基于专业背景,实践经验,看问题的深度不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和判断。

所以,基于法律的原则性和滞后性以及对法律条文理解的差别,对同一事实或者同一场景,客观的因素和主观的因素都会造成不同的法律适用可能。

遗憾的是,有时,人们以为,自己所理解的,就是事实的真相和法律的本意,而忘记了,自己看到的也许只是表面现象,所以,往往会产生有争议。

所以,法律的正确适用,是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事实(细节与本质)基础上,考虑到法律适用的多种可能性,寻找到最契合事实的法律条文或者是法理。

虽然,基于对事实认识程度的不同以及对法律理解程度的不同,案件难免会存在不同的看法,存在争议。但是总会有一个是与本质最接近、最契合的法律条文或者法理,总会有一个合理的处理方案。

所以,面对争议的案件,法律适用的分析方法为:先确定真实客观的事实,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法律适用的多种可能性,从而寻找到最契合事实本质的法律或者法理,找到一种妥善的处理方法。或许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可以定纷止争。反之,如果先入为主,先确定法律,再去生搬硬套事实,甚至是歪曲事实去迎合法律,则可能偏离事情的本质,就容易产生争议。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3691255677。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